这到底怎么回事?毕竟除了易腐等商品外,一般电商出售的商品都得支持三包服务,这是写进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里面的。
得物APP称"多重鉴别,正品保障"。截图
得物APP平台假货投诉多
近日,据投诉平台电诉宝显示,孙先生于2019年12月12日在电商平台得物APP上购买了一双"耐克"运动鞋。卖家发货到平台后,平台经过鉴定为真货,然后平台发货到孙先生手中。
"但是在仅穿了4天后,鞋头就出现开胶问题,同时还发现两根鞋带不一样长,产品质量问题严重,并且对方不提供三包服务。"孙先生表示。
类似的投诉还很多,还有一位肖先生称,在得物APP上买了一双AJ7 巴塞罗那之夜球鞋,仅仅穿过一次就发现鞋头开胶,肖先生对其质量和真伪产生质疑。
肖先生称,投诉后,得物APP客服称,"得物APP只是一个球鞋鉴定平台,对方是个人卖家,得物APP检验为真就已尽到平台义务,个人卖家更是不具备三包能力,因此鞋子无法进行退换货,只能赠送80元用来买胶水修复。"
可是,在得物APP平台上,大部分商品都标注:正品保障,多重鉴别,售后无忧。一旦有投诉,得物APP又强调,平台和卖家都没有三包责任。这就是售后无忧?
得物APP称商品由第三方鉴定。截图
号称第三方鉴真伪,实际背后同一个老板
从投诉中不难发现,很多纠纷都是因为商品的质量问题进而对商品真伪提出质疑,那商品是真是假谁说了算呢?
睹煜和睹焕同属于一家公司。图片来源:企查查截图
得物APP用户协议显示,得物APP提供两种服务,一种是提供商品交易平台及相关技术;另外一种是鉴别查验服务,即得物App为用户提供商品查验、包装服务,并接入第三方鉴别服务商(上海)信息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睹煜")为用户提供商品鉴别服务。
企查查显示,睹煜为DE JIA WU (HONGKONG) LIMITED全资子公司,投资比例100%,DE JIA WU (HONGKONG) LIMITED还有一家全资子公司,睹焕(上海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睹焕")。
得物APP所属公司监事在睹焕任职监事。图片来源:企查查
睹焕法定代表人为杨冰,和得物APP所属公司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上海识装)的法定代表人及最终受益人同名。因DE JIA WU (HONGKONG) LIMITED为香港注册企业,目前尚不能证明两个同名"杨冰"为同一人。
别着急,接着往下看,企查查显示,睹焕另外一位高管即公司监事为田俊杰,而田俊杰正是上海识装的监事,田俊杰在上海识装最终受益股份为3.564%。
而且,企查查显示,睹焕和上海识装的杨冰及杨冰持股的多家公司存股权出质关系,质权人均为睹焕,出质股权标的企业为上海识装。
得物APP法人代表杨冰,即杨冰持股公司和睹焕有出质股权记录。图片来源:企查查截图
至此,水落石出,得物APP号称鉴别商品真伪的第三方检测企业睹煜,实际上和得物APP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另外,得物APP商品都是平台在背书,不少商品都标注"正品保障",所以号称是第三方鉴别商品真伪,实际上是自己说了算。
平台商品来源存疑
在用户投诉中,得物APP一直强调,自己只是提供交易的平台,在其用户协议中也显示,得物APP并非商品销售主体。
据网友反映,得物APP的商品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个人卖家,另一种品牌官方或企业入驻。得物APP自称,境内商品是个人卖家闲置物品。但得物APP和闲鱼、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不同,也不同于京东、天猫等,所售商品并不显示卖家信息。
所以买家对商品来源也就无从考证,虽然有物流信息,但缺乏买家和卖家的直接沟通。
得物APP上,不少限量款几乎全码。截图
另外,有意思的是,本来不多的一些商品,甚至部分限量款商品,在得物APP上基本号码齐全。例如,得物APP平台显示,Nike SB Dunk High Humidity 金属黄铜联名限量款,从36码至46码全部有货。
这很难不让人质疑得物APP商品都来自个人卖家吗?有没有自营商品又自己鉴定真假?这么多限量款,号码又这么全的商品都来自哪里呢?值得思考。
得物APP明确不提供三包服务。截图
在得物APP上,界面设计和普通电商平台基本无异,很多商品号码也齐全,还有购物须知"新商品可能会存在一些气味"等显然商品是新品的表述,这可以理解成入驻企业在出售。而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除了易腐等商品外,网购商品应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服务。可得物APP明确表示,"不提供三包服务"。
得物APP称境内商品全部是个人闲置物品。截图
另外,到退换货时,得物APP声明中又显示,"买家应知经由得物APP出售的境内商品为个人闲置物品。"这可以理解成得物APP境内商品全部为二手商品,有和前面出售新品矛盾。
显然,得物APP在玩"双标",出售时商品很多都是新的,到退换货时,又变成二手的了,进而来规避三包服务。那平台出售的商品到底是全新的?还是二手的?
平台很多商品号码齐全,须知提示"新品可能有气味"。截图
还有就是这个鉴定环节,在一些社交平台上,得物APP鉴定口碑褒贬不一。有网友称,"平台鉴定师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一天要看几百双鞋子,那个速度,你懂得。"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在2020年曾指出,假货催生了鉴定的需求,得物APP就因球鞋鉴定错误以及高额服务费被用户屡屡投诉,鉴定本身就是为了辨别真假,但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,说明平台对球鞋鉴定标准、鉴定师资质等方面不完备且不规范。
发表评论: